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1年第11期 > 正文
编号:12077370
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4月15日 刘春玲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2123KB,2页)。
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的临床意义。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,并与正常人作对照。结果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+3,CD+3+,NK细胞数量及CD+4/CD+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(P<0.05),而CD+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,分期越晚, CD+3细胞、CD+3细胞、CD+3/CD+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越低, CD+8细胞水平越高。结论 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,导致肿瘤的发生、发展,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指标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,对宫颈癌患者的免疫辅助治疗提供依据。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

    宫颈癌;T淋巴细胞亚群;NK细胞

   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,细胞免疫在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中占主导地位。研究表明[1],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及功能变化与肿瘤的发展、扩散有显著的相关性[2]。本研究对52例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进行了测定, 与正常人外周血对比,了解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,并观察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,为临床上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、估计预后提供参考。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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为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2例,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,肿瘤分期均按《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》TNM分期标准[3],其中I期12例, Ⅱ期14例, Ⅲ期16例, IV期10例。年龄24~76岁,平均(51.18±8.34)岁。所有病例均未经放疗或化疗,均无免疫系统疾病或使用过免疫抑制剂。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女性,年龄25~66岁,平均(45.75岁±9.85)岁。

    1.2 试剂和仪器 单克隆抗体抗CD3FITC、抗CD4PE、抗CD8PE及CD16+56PE,均由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,CD+3、CD+4、CD+8、CD16+、CD56+分别代表总T、TH、TS、NK细胞。红细胞裂解液由BD公司生产。FACSCan流式细胞仪(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品)。
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

    所有对象入院后次日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10 ml置于10 ml肝素抗凝离心管。取外周血100 μl,加入上述单抗20 μl,混匀,室温避光染色30 min;加入1.5 ml红细胞裂解液混匀后室温避光放置以破坏红细胞; 1500 r/min 离心5 min,弃上清;每管加入2 ml含0.1%叠氮钠的磷酸盐缓冲液(PBS),混匀, 1000 r/min离心5 min,弃上清;加PBS 1 ml,混匀, 2 h内检测。采用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,CellQuest软件获取与分析数据。以FSC-H/SSC-H设定淋巴细胞门, IgG-FITC/IgG2aPE确定FL1和FL2的非特异性结合水平,界定阴性细胞群在101以内,同时调节FSC(前向角散射光)、SSC(侧向角散射光)电压, FSC阈值,FL1-FL 2%、FL2-FL 1%荧光补偿。每管获取1万个细胞。
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采用SPSS16.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,计量资料以均数±标准差表示,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,以P<0.05时差异有显著性。

    2 结果

    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,宫颈癌Ⅱ、Ⅲ、IV期患者CD+3细胞、CD+4细胞、CD+4/ CD+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(P<0.05),而CD+8细胞值则显著升高(P<0.05)。宫颈癌患者Ⅱ至IV期,CD+3细胞、CD+4细胞、CD+4/ CD+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逐渐下降, CD+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, Ⅲ、IV期宫颈癌患者CD+3细胞、CD+4细胞、CD+4/ CD+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较I、Ⅱ期显著下降(P<0.05),而CD+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(P<0.05)。见表1。

    3 讨论

   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宿主的免疫状状态有关,细胞免疫在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中占主导地位。研究表明,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及功能变化与肿瘤的发展、扩散有显著的相关性[4]。多种肿瘤患者有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异常和比例失调现象[5]。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由CD+4、CD+8完成, CD+4协调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, CD+8则抑制抗体的合成、分泌及T细胞的增殖,两者的稳态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+3细胞、CD+4细胞、CD+4/CD+8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,而CD+8细胞则明显高于正常人,说明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低下。有学者认为,肿瘤细胞产生大量的免疫抑制因子(TDSF),可使CD+8增加, 使CD+3、CD+4减少,因而CD+4/CD+8比值随之降低,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,为肿瘤的生长、发展创造了条件。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,随着宫颈癌患者病情的发展,由I期至IV期机体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逐渐下降, I、Ⅱ期与Ⅲ、IV期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,因此宫颈癌患者免疫状态与TNM分期有直接关系,越是晚期患者其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越为低下。

    据报道[6],NK细胞的杀伤作用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,无MHC限制性,不需要抗体或补体激活可直接杀伤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如的肿瘤细胞,被称为抵抗肿瘤生长的第一道防线,NK细胞的表面标志是CD16+、CD56+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宫颈癌患者NK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,且TNM分期越晚,NK细胞数量越低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机体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NK细胞,肿瘤细胞分泌的TDSF使NK活性降低有关。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,导致肿瘤细胞发生、发展,因此,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指标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,对宫颈癌患者的免疫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2123KB,2页)